美国学校转专业吗?
在美国,转学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只需要满足新的学校的入学要求即可。 但问题在于:你想转什么专业呢? 对大多数人而言,申请转学的动机都是为了转到自己梦想中的心仪专业去深造(除了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从文科想转到工科去拿毕业证)。 可现实情况是,并不是你花了钱、读了书就能实现一切梦想的。 至少在美国是这样。 在美本,大多数大学对转专业都有一定的限制;到了美研阶段,虽然大部分学校的项目对转专业没有明确限制,但大多数的理工科项目的确是对转专业的申请不太友好。 这主要是由美国的本科教育体制和研究生培养方式所决定的。
在本科阶段,绝大多数的美国大学都采取的是通识教育的方式——学生们一般需要就读4年,期间学习各个学科的基础课程,只有在修完规定的学分后才可申请转入自己想读的专业。 而这种“先宽口径、后专方向”的教育模式其实是有它的道理的。 首先,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基础知识扎实,可塑性较强,能够适应不同的学科领域;其次,这样的模式降低了学生转专业的成本,无论对于学生本人还是对学校本身来说都是如此(换专业意味着要重学新的专业基础课,对学生来说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都大大增加)。
当然,采用通识教育理念的大学并不局限于文理学院或者藤校这一类精英层次的高校,不少州立大学和综合性大学也都实施这一教育理念。不过相对来说,文理学院由于规模较小,师生比高,更适合转专业一点。 至于为什么有些理工科项目会对转专业的学生有所限制或不予录取,这主要还是因为这类项目的课程设置本身就偏向应用导向,偏实践而非学术研究的培养方向与原本就通识教育的理念相冲突,加之很多理工科的硕士项目是需要有相应的实习经验的,这对于非本专业背景的学生来说确实会有一定困难,所以转专业率并不高。
当然,也有例外情况。例如,有一些工科学子出于未来职业发展的考虑会转成商科的项目,由于商科本身包容性较强且有很多项目设置上与本部没有太大区别,所以此类项目对转专业的同学还是比较‘友好’的。再加上许多商学院都有提供一定数量的master's in manaement(M.M.)给没有相关背景的申请人,因此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背景方面的要求就不会太严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