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考进哈佛医学院?
2014~2017年,我供职于百度医疗业务线。 当时百度医疗的愿景是“打造全球用户首选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这个愿景的宏伟程度和今天互联网医疗行业的惨淡形成鲜明对比。 当时百度的医疗战略是“连接医生、医院、药品及健康需求者,打造互联网医疗生态圈”。而其具体的商业变现路径是围绕“问答”展开的。 “问答”模式其实早先在雅虎知识堂有过尝试,后来以提问为中心的运营模式也被迁移到了知乎等新的渠道。
在百度医疗团队,我们把“问答”模式具体细化为三个子产品:问医(Web)、问医(App)和优健康。其中前两个都是基于移动终端的网络咨询产品,最后一个是百度的家庭医生产品。 我们当时的思路是希望先通过免费的形式来获取大量用户的就医需求,然后再通过付费的形式来满足部分用户的深层次服务需求。从长期来看,互联网医疗是个有巨多大蛋糕值得分食的行业。所以当时我们并不着急急于求成,而是希望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渗透进这一领域。
当然,作为从业者,我的想法自然更偏向于积极的一面。不过即使如此,我从没想过自己会离这个行业那么近——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录取名单上竟然有我的名字。 我申请的是M.D.(Doctor of Medicine),即医学博士,这是一个需要5~8年学习的全日制项目。如果申请PH.D的话,一般在1年到3年的时间就能取得学位。两者的学费差别也很大,PH.D的学费一般要比M.D便宜很多。
因为申请项目的类型不同,所学习的内容以及以后的就业也有区别。PH.D一般是研究导向的项目,需要在指定的研究方向下发布自己的论文,完成相应的科研任务。而M.D则是临床实习加基础课程的学习,最终的目标是为学生将来成为合格的医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无论是Ph.D还是M.D,要想毕业都必须修满所有规定的学分,并通过美国的医学院考试和临床医学考试才能拿到学位。虽然项目的类型不同,考试的要求各有侧重,但是考试的难度都非常大。据说过去十年,美国医学院的通过率基本上没有超过百分之五十的。
我在申请的过程中遇到的情况也比较特殊,因为我同时拿到了两所学校的offer,而且给我发录取通知书的学校不仅仅是医学院,还包括一所著名的综合大学——韦尔斯利学院(这里顺带提一下,克林顿夫人希拉里的女儿切尔西就毕业于这所学校并在这里获得了硕士学位)。
根据学校的安排,我先被分进了医学院学习,同时在综合大学的校区注册了学籍。这样我就可以同时享受两种不同的教学体验了。 应该说,我在医学院的课程设置中既学到了很多东西,也遇到了很多的挑战。比如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学这些基础的医学科目就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消化和学习。
至于医学类的课程则更偏重于实践,像内科学和外科学的授课就分别要用到人体模型来学习心脏、血管和肺部的结构和功能。除了课堂的知识以外,医学院的教材也非常厚重,要求学生课下要做大量的阅读和理解。
对于国际学生而言,最大的挑战可能还是来源于语言。尽管我在美国学习了四年,也拿到了本科的学位,但始终感觉和本地学生的英语还是有差异的,再加上美国各院校对学生的口音比较宽容,所以我上课的时候还是要借助课本和笔记来理解老师的讲解。
由于我对神经学科比较感兴趣,所以在最后一学期选课时专门选择了脑科学和认知心理学这两门课,希望能通过学习和研究了解更多关于大脑的信息。 这门认知心理学的课是我最喜欢的课程之一,由著名的心理学家Susan教授主讲。她除了讲授理论知识,还安排了大量的实验和课后作业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每个星期都有新的知识点在那里等待学生去探索,我也会尽力去吸收老师课上讲到的每一个重要的概念。每听完一节课后,我会把相关的词汇记下来,然后利用周末的时间把概念和理论复习一遍,再结合课堂上的笔记完成一份长一点的提纲。这个工作看起来简单,但其实非常耗费时间精力,而且效率也很低。
因为要掌握很多新的词汇,并且反复咀嚼老师讲授的内容,我经常会感觉自己好像一个刚刚入学的高中新生一样。尽管我已经在美国完成了本科学业,并且还在这边生活了多年,但是这边的学习方式和我过去了解的中式教育依然非常的不同。
我常常在想,要是能把所有的单词都记住该多好啊!那样我就能像美国人一样自由地交流了,也不用再把所有学到的内容都翻译成中文后再进行思考了。 虽然学习很紧张,但是在哈佛还是有很多放松身心的机会。比如每星期有两晚的健身中心对学生免费开放,学生也可以报名参与学校的体育项目和比赛。
我也加入了校报 The Harvard Advocate 的团队,在担任编辑工作的期间学习了如何排版设计和校对报纸,同时还参与了年终的最后冲刺阶段。这个经历让我有机会认识了很多其他的学院的同学,同时也加强了我和美国本土同学们之间的情感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