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a一般用什么算法?
GPA是研究生申请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硬件成绩,对于申请顶尖名校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标化考试成绩(托福、GRE或GMAT)和实习工作。 在准备申请研究生的时候最好在大三(或大三暑假开始)就把GPA提到了应有的水平;若打算出国读研但GPA尚未达到满意的分数,建议提前到大四上学期加权平均一下,争取拿到高的GPA。 由于各个学校的学分设置不一样,难以直接比较不同学校课程GPA的含金量。在比较不同的学校或专业时要先看它们的GPA算法是否相同——若算法定义模糊或有特殊规定,还需特别注意。 通常来说,GPA的算法都遵循这样一个公式: GPA=Z-Score(GPA) 其中GPA表示学生的绩点,Z-score是一个标准分值,它反映的是该门课程的难度系数,数值越大表明该课程的难度越高。GPA的算法有很多种,但无论哪种算法,原理都是一样的。 举个例子:某个学生修读一门课,该课的成绩是B+(80分),那么根据GPA的计算方法,将得出该生的GPA为3.00;然而如果其他学生也选读了这门作业,而且只有他一个人得A(100分),则他的GPA就上升至3.50了,比那些只拿B或者C的学生高出1个分值!这样,GPA的高低便非由课业难度(即这门课程对学生能力的挑战程度)来决定,而是由该门课程该班同学的成绩决定的了。为了取得高GPA,一些学生可能会选择去选课排除了自己本身能力限制的因素,如很多中国学生都会选择先修读容易获得高分的文科类学科,因为这类学科的成绩容易得到A而无需付出太多的努力(对于外国学生而言则是没有障碍),因而能够取得高GPA。这样的做法虽然能够在短期内“事半功倍”,然而从长远来看却会毁了一个人的专业学习,因为不选择自己能力所及的课程而去追随GPA的追求会导致学生无法学到真正有价值的知识,亦得不到必要的锻炼。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最终会使学生在申请研究生时处于劣势,甚至有可能影响今后的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