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80后是网络移民?
我96年到北京上学,大学校园网开始普及,那时候一个学校的网络接口都很宝贵,一般只有学校里最重要或者学生数量最多的学院才能拥有一个,我们计算机系自然是属于后者; 后来有了个人电脑,上局域网,那个时候流行一种叫客户端服务器的软件,需要把客户端拷在别人机器上才能上网,那时候网上能下载到的东西非常少,基本都是需要去邮局以挂号信的方式邮寄光盘,每次想要下点什么都要跑到校园大门口左边的邮局(记得当时有个大厅,里面很多排铁架子,每排都有好多信箱,每个信箱上面都印有公司的名称,我记得的有一个好像是清华软院的); 等到上了大三,学校里也买了教育网的接入权,但速度还是非常慢,基本只能浏览网页。
后来毕业工作了,公司有宽带了,上网就变得快了起来,但是还是偶尔会去网吧,那时候QQ刚刚兴起,聊天已经不需要打电话或者拨号上网了,但网上购物、贴吧论坛还有一些网站还是没有普及开来,大概到了5年后,才差不多都快普及起来了。 而我从2000年开始接触互联网到现在已经完全离不开它了,从最初的一个小站点到后来的淘宝、京东等一系列电子商务,再到后来的微博、知乎等等,可以说中国的互联网的发展与我一起长大,我的习惯也是随着互联网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我算得上完全意义上的80后,而且我也坚信自己是这个时代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