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科女生如何逆袭本科?

钮凡芙钮凡芙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小静是一个正在上高二的文科女生。她的父母都是公务员,从小注重她的学习和衣着打扮,家里的任何事物都由父母包办,衣食住行都要跟同龄人不一样,要处处拔尖。

在这样的一味满足追求“光鲜靓丽”的溺爱中,小静成长至今。别看小静只有16岁,但是,她抽烟、喝酒、逃学、夜不归宿、交野男友……这些“坏事”她差不多都做遍了。小静的父母至今还以为自己的女儿是“乖巧懂事的”,还一味赞叹自己教育有方。

小静对她父母“教育有方”的评价是,“太愚昧!”她表示,宁愿吃外面的剩菜剩饭,也不愿回到那个有父母却无法言说温暖的家。无奈,母亲经常把她打来喂她吃的饭倒进茅厕。

这样的故事,我并不是第一个知道的人。每一个教过小静老师的课堂上,小静都是表现最让人不省心的那一个。我听过她的课,也了解她的历史。但我没有放弃过她。我认为她只是暂时处于迷茫和困境中。

我曾努力过,但从没有放弃过

小静第一次出现在我面前时,是初一。她刚入初中时,我是她的班主任。那次期中考试前,我了解到她入学的成绩很好,但第一个月是班上最后一名。有一次她放学后留了下来,对我说:“老师,你知道吗?我的成绩是骗进来的!”那次月考,她到了班上第24名。期中考试前,她跑到我办公室来,一脸真诚地对我说:“李老师,我其实成绩很差,我是来混日子的。”我不动声色,认真地问她:“你家里有爸爸妈妈吗?”“有!”“你的成绩能让他们怎么样?”“他们不知道。”我突然很生气,也很悲哀。生气她这么小小年纪就那么虚荣和虚伪;悲哀的是她这么欺骗自己,欺骗教师,又欺骗父母,最终伤害的是自己。虽然,表面上我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但她看到我生气的样子,退出了办公室。

之后的一个月,她没有来上课。后来从她妈妈那里知道,她有一次测验考了27名,回家被她妈妈打了个半死。一个月后,她重新回到班上。我找了个机会,把她叫到办公室,温和地对她说:“静,老师理解你,你当时其实只是想证明给父母看,你是有能力的,只是偶然考得差了一次。”她睁大了眼睛看着我,仿佛不认识我了一样。我轻轻地拍着她的头,告诉她,要努力,下次期中考要更上一层楼。从那天之后,她真的变了。她知道学习了,上课认真听讲,晚上做作业到深夜。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高二开学之前。小静初二成绩下滑之后曾一度放弃自己,但天性聪明好学又好胜的她,用“半闲半学”的方式混到了高一。但上了高之后,小静无所事事,成天在上网吧、在街上混。为此,我去她家多次,做她的思想工作。在我触动她的“伤心之事”时,她痛哭起来,抱着我哭喊:“李老师和妈妈一样,是这世上唯一舍不得骂我的人。”那一刻,我好心酸。我叮嘱她妈妈要多关心她,并带着小静和她妈妈一起去上街购物,陪着她们逛街,让小静在愉快的购物中,感受母亲的关爱。

那次,小静没有让我失望。高二开学的第一个月,她的成绩已经能保持在班上前五名。期中考试她考了第4名。去年12月9日,在小静17岁生日那天,我送给她一张贺卡,上面写:希望你快乐成长,努力让自己越来越优秀!同时我也送给她父母一份礼物:给小静写了一封信,告诉她的父母如何爱她、关心她。

至今,我和小静的关系一直保持着。我也不断地教育她,好好学习,注意品行,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让每一个生命自由生长

最近,小静学习更加努力了。我知道,这次她真的要振作了,因为她已经找到了人生努力的目标——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我知道这次我肯定会赢得一个成绩显著、人品健全的好学生。

去年5月,我在学校读书吧带学生时,正好小静来找我。她和她的一个好朋友在聊天。那个朋友说:“我们看看书吧。”当时,小静手里正好拿着一本《红楼梦》。我说:“我带你们一起看《红楼梦》吧。”当时,小静和她那个朋友非常吃惊。之后,我们一起看了将近半本的《红楼梦》。小静很有感触,看完之后,我又和她一起读了《简·爱》、《红与黑》等。

去年6月的一个晚上,小静又来学校找我,说是有事同我谈谈。我约她在附近的一个小巷子里见面。她见到我之后,非常不解地说:“李老师,我们为什么总要在一些暗处见面?我是喜欢读书,但我绝对不是坏女孩……”我握住她的手,希望她放心,我对她无度地读书并没有视为“坏现象”。小静点点头,说她父母不在家,她不想回去,想留在学校读书吧里过夜。我立即答应。那是她第一次在读书吧过夜。之后的一个月,只要有时间,小静几乎每个星期都会来过夜。我也几乎每天下班之后,来到图书室和小静一起读书至晚上11点之后,再一起回去。

在将近2个月时间里,我们在读书吧看了《茶花女》、《悲惨世界》,吟诵《春江花月夜》,一起研读了吴伯箫的《雅舍小品》和梁实秋的《雅舍》……

每天清晨5点,读书吧里所有的灯都会准时关上。小静会起床,轻轻地收拾好自己物品,轻手轻脚地离开。每一次分别,我们都会拥抱一下作为分手的仪式。那两个月的时间里,小静的身上总是散发出一种淡淡的中药香。每次见到她,她都更温柔、更懂事了。

如今与小静分离一年了,但我们依旧保持联系。我知道,从今往后,我将会拥有一个终生的学生——那个曾经混入浊流,但却至今仍能保持清白之志的小静。而在将来的某一天,假如我不再是她的老师了,她依旧会记挂记得我——那个曾给过她关心、爱护和帮助的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