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签证?

东方雯梓东方雯梓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所谓的小签证,就是外国使馆签发的一种特殊签证,针对的是停留期在90天以下的短期逗留者。小签证的种类繁多,内容极其复杂。但概括起来基本上分为:旅游签、工作签、访问签、探亲签、家庭团聚签等几大类。 旅游签:就是指前往该国家旅游观光的短期停留者所持的签证。该签证无具体数目限制,但在办理签证时一般需有目的地酒店机票预定单,有些国家需有旅行社会务主管签字等。 工作签:就是持有者可以在该国从事一定的雇佣劳动的签证。一般分为“就业(劳工)签证”和“资本投资项目签证”两种。前者是针对在外国企业或机构内,担任一定职务或从事一定工作的人员所发的签证;后者是批准取得该国国籍的外籍人员投资该国某种企业、事业或项目而发给的签证。 访问签:也就是“访问学者签”,是发给准备去某国进行短期学术研究的学者所持有的签证。一般需有校方邀请信,毕业学校出具的成绩单、科研计划书等。近几年由于少数中国“访学”人员违反协定,在对方国家从事违法活动,甚至加入当地国籍,逃避出入境检查,给某些国家以打击中国“间谍”活动、限制中国“访学”人员的理由。 家庭团聚签:就是赴该国与父母亲属团聚的移民申请签证,一般需有亲属在当地合法定居或合法工作单位邀请,提供关系证明等资料。

中非永久贸易区对中国厂商的启示

当前,中非合作进入了一个新时代。2006年中非双边贸易额达1077亿美元,比去年增长23%。中国已连续6年成为非洲最大贸易合作伙伴。中国在非洲66个国家设有485家经贸机构,包括45个商务代表处和43家综合经营企业,6家中国航空公司和13家非洲航空公司实现互飞。与此同时,中国200多名驻外外交官、5000多名建设者、20多万名中国商人活跃在非洲大陆。

中非永久贸易区横空出世

在北京召开的由商务部、非洲联盟等机构参与的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上,我国同意在建立中非经贸战略合作关系框架下,在中非各国贸易发达城市及交通枢纽地区,逐步设立中非永久贸易区。

中非各国政府将给予中国市场特种经济区和自由市场同等的、最具吸引力的贸易、金融、交通、通讯和特别税收等优惠,并在中非各国毗邻地带或经济特殊区内开展互相开放、优惠、互利的贸易活动和合作。

中国官方表示,设立中非永久贸易区,是中国企业参与非洲区域经济开发的一项战略性举措,有利于中国国有、民营企业和外贸企业在非洲扩大直接投资,符合在中国入世后扩大开放的总体战略,符合中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增加就业的战略目标。

对中国企业的意义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英奎表示,如“中非永久贸易区”获得通过并成功落地实施,中国企业在境外建立多个贸易平台,将有利于中国更好地把握国际经济格局的演变,有利于更好地把握自身产业布局的政策与节奏,能够有效地分散国际市场过于集中的风险,通过全球化布局来更好地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各种挑战,真正实现“走出去”,走向国际化。

当前形势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五大动因

当前形势正在不断推动中国企业在海外设立境外经营性机构。2007年初,美孚石油公司宣布将继续在美国以外的地方组建150个销售和供应网络,这将使美孚在50个国家拥有350个经销商。5月份美国黑石集团以187亿美元收购普洛斯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近几年,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中冶、中国化工、吉利集团、比亚迪公司、小米集团、海尔集团、百度集团、腾讯集团、华为公司、中信集团、中石化集团、中石油集团、中国航空集团、中国国航、中国远洋集团、中远航运、中国港湾集团、中铁建、中国铝业、中国人保、中国远洋、宁波港集团、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河南投资集团、国网新能源集团、大唐集团、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等20多家中国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以海外收购、对外投资的方式进行海外布局。这些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脚步,正逐步超越传统的贸易、投资的领域,迈进全方位、多层次、广范围的竞争新阶段。

中国企业海外发展的现状分析:进入21世纪后,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走出去”的形式和规模不断增长。统计显示:2009-2018年我国非金融类境外直接投资累计(不含关联项目)从544.77亿美元增加到1.32万亿美元,增长了119.3%。2018年首次超过1.3万亿元,同比增长12.7%。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境内3393家境内外创业板上市企业中,有693家企业在境外设立营销网络,约占20.4%。中国45家全球企业中,有42家境外设立了销售网络,占比达48%。这充分说明我国企业已在逐步开始从“出口商品”向“出口品牌”转变,开始从“低价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开始从“单纯外贸”向“海外发展”转变。

在“走出去”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企业也同时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一是由于相关经验不足,加之目标市场形势复杂,中国企业海外发展存在较大盲目性。二是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尚处于“走出去”的初级阶段——设立海外经营机构阶段,缺乏核心竞争力,与国外同行存在着较大差异,很容易受到国外同行的“排挤”。对外投资结构不合理——商品出口多,服务出口少;传统产业多,现代服务业少。海外跨国公司数量少,全球性大型跨国公司更少。三是缺乏对“走出去”的宏观战略指导和统筹规划。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